|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老天爷”的说法。在我国,自古就有祭天的传统。那么,这里的“天”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在阅读了一些先秦时期的书籍后,我发现“天”的学问在那个时代显然是非常广泛和深奥的。 一、《易经》中的“乾卦”将天道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 最初接触《易经》时,我并没有觉得老天与《易经》有什么关联。但随着我阅读了更多先秦的书籍,终于意识到《易经》被称为包罗万象、深邃微妙绝不是空洞的说辞,而其中最深奥的道理确实与“天”相关。这一点就从《易经》的第一个卦象“乾卦”谈起。 首先,在古籍的排列顺序中,通常会将整本书中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这与现代书籍的编排方式有很大区别。现代书籍通常将重要内容置于中间部分,这可能是由于现代人的写作逻辑所导致,例如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使得内容看起来更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根据我的读书经验,一般来说,能够流传千古的著作,其重要内容大多会放在开头部分。 因此,排列在首位的“乾卦”和排在第二位的“坤卦”是《易经》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其次,乾象征着天空。乾卦所传达的正是这个无边宇宙的真谛。我认为,世上最重要的知识便是对这个世界真相的理解。在这一卦的文辞中,大量赞美“乾元”,即生命的起源和万物的开端,揭示了大自然的各种变化。这段文辞可以说将天的哲理阐述到了极致,并与生命的本源紧密相连。 不仅如此,在此卦的象辞中,简洁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几乎概括了天的所有特征。天是刚健且永不停息的运动,这也对君子提出了以天的精神要求自我的期望,倡导君子要效仿天的德行。我国自古以来的“天人合一”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许多先秦古代经典的开篇都与“天”密切相关,“天”的概念意义深远且令人赞叹。在先秦古籍中,不仅《易经》的首章探讨了“天”,《道德经》、《庄子》和《列子》的第一章也与“天”有直接的关联。 可以被描述的道,并非真正的道;可以被称呼的名,并非真正的名。无名是天地的起源,有名则是万物的根源。——《道德经》 显然,《道德经》的第一章探讨的是万物的起源,与这一起源直接相关的,只有天地和万事万物。按照顺序,天排在第一,地第二,万物第三。本章从天地和万物的本源出发,阐述了“道”。由此可以看出,在《道德经》中,天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几乎可以说在这部著作中“天”与“道”是同等的。 北海中有一种鱼,名叫鲲。鲲的体型非常巨大,具体有多大无人能知,可能有上千里。它变成鸟后,叫做鹏。鹏的背宽广,同样也没有人能够测量清楚它的大小。愤怒时,它飞翔的姿态宛如垂挂于天空的云彩。这种鸟在海洋活动时,会迁移到南海,而南海被称为天池。——摘自《庄子》 《庄子》的首篇是《逍遥游》,表面上讲述的是一条大鱼变成了一只鸟。这只鸟在空中翱翔,与天空产生了默默的联系,翅膀宛如“垂天之云”。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来看,鸟儿的自由飞翔离不开“天”这一外在因素;同样,人类的自由生活也与天空密不可分。因此,《庄子》中“天”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反映了我国古代自然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自然观。 从前的圣人通过阴阳来治理天地,有形之物源于无形,那么天地又怎么能够产生呢?——《列子·天瑞》 《列子》的第一篇是《天瑞》,同样探讨了关于天的学问。可以说,列子的阐述更加细致具体。在《天瑞》中,列子认为天地万物是循环往复的,背后存在一个无形无相的本源。经过四个演化阶段,最终形成了天地。天地是本源之后最早显现的事物,是我们可以感知到的存在。在两千多年前,列子对天地形成过程的论述堪称卓越。 《黄帝内经》的第一篇是《上古天真论》,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人应顺应自然规律,而不是逆天而行。在“天人合一”的理论指导下,只有这样人才能保持健康。世界的本源、人的自由和健康都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的作用不可小觑。 在这本书中,古人清晰地指出了天体运行的规律与人类健康之间的联系,为我国几千年的中医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堪称伟大的杰作。 在先秦时期,天的意义非常深远,从上述古籍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当然,还有许多类似的古籍,这里就不逐一列举了。 二、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当今以及未来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根据现代科学的观点,宇宙的起源很可能是一次“大爆炸”。我们生活在这个宇宙之中,脚踩着这颗蓝色的星球,仰望浩瀚的星空,把现在最深奥的知识称为“天”,也算是恰如其分。 如今来看,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哲学思想。然而,按照季羡林老先生的说法,如果将古代的“天”直接理解为今天的自然,那么我们就会更容易理解。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将人和自然视为一个和谐的整体,顺应自然地行事,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观念。 尤其在当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高科技的滥用正以几何级数加速对地球的掠夺。表面上看,这样的文明似乎日益发达,但在很大程度上却是在破坏自己生存的家园。如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发出警告,呼吁保护地球生态。 如果每个人都能意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体的,那么我们的未来就会充满希望。“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至今以及未来依旧是人类的瑰宝,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核心和重要传承。希望这种哲学思想能够发挥引导作用。 综上所述,先秦文化中“天”是一个极为重要且深奥的主题,许多著名的古籍中都有所体现。不论是《易经》还是《道德经》,都把“天”看作重要的内容。这一学问促成了我国传统哲学中的基本命题“天人合一”。在当今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背景下,“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依然具备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