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道教供奉:探索神圣的仪式世界

20.png

走进道教供奉,就如同踏入了一个神圣而庄严的仪式世界。道教的供奉仪式丰富多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宗教意义。


道教神像的塑造是供奉的开始,其中有一些特别的仪式。例如,在开工时要择吉日良辰举行仪式,上供、焚香、诵经礼拜。如果是木雕神像,工匠会用斧子在木料上方轻砍三下或七下,以表示三请或赋予其三魂七魄。此外,还有“装脏”仪式,使神灵能贯注到神像中,让其成为神灵依附的分灵身。“装脏”的内容通常包括经典、铜镜、历书、五谷、沉香、朱砂、雄黄、五色线、金银珠宝、灵符、香灰等,分别象征着神灵和智慧、能洞照人世善恶、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以避邪、五行俱全、佑人富贵吉祥以及神通等。


神像塑好后,会举行“开光点眼”仪式。需事先准备朱砂、白芨、雄鸡、镜子、面巾、新毛笔等。仪式中,上供、焚香、诵经、念咒、焚表、诵念圣诰,由高功取下神像上的红布,用新画巾为神像揩面,再用新毛笔蘸朱砂、白芨和雄鸡血的混合液点神像眼睛(有时也会顺便点口、鼻、耳,表示开窍)。同时,殿外会有道士用镜子将阳光反射到神像眼睛中,寓意神像能借太阳神光洞察人间。


神殿的装饰也有诸多讲究,主要有华盖、幔帐、幡、幢、吊灯等,以增加神的威严与肃穆气氛。华盖象征神的尊贵与威严;幔帐上常绣有白云、仙鹤等图案;幡则表示天地人之象。


献神供品是对神像的日常供养,所供奉的神像被视为神的分灵身。平日的供品有香、花、灯、水、果,做道场时会在此基础上增设茶、食、宝、珠、衣,合为十供。供品的摆设依礼有一定顺序,从内到外依次为茶、果、饭、菜、馒头。献供时,需双手高举供品(与额相齐),躬身致礼后轻放供桌,供献完毕还要敬香、叩拜。


敬香是敬神常见且普遍的方式,有焚香和拈香两种。焚香为平日道士及信徒用线香敬神的仪式,具体做法是选三柱香,点燃后若起明火可左右摆灭,不可用口气吹灭;面对神像,双手举香与额相齐,躬身敬礼;用左手上香,三柱香要插直、插平,间隔不过一寸宽,道徒还可默念《上香时咒》。拈香则更为隆重,只在诸神圣诞或供斋设醮时由主持或高功进行。所拈的香有檀香、沉香、云香、紫降香和茄兰香等“名贵五香”,最常用檀香,故拈香也称为烧檀香。烧檀香时,香要劈成一分粗细、一寸长短,需专用香炉,还要准备香面。拈香前,先用香匕在檀香炉中间挖一小坑,埋入香面并抹平,再微覆一层香灰,接着点燃折成一寸长短的线香,将燃着的一端插入香面内。拈香时用左手,三枚香分别先后三次投炉,可上下植献或东西卧献,同时要默念《祝香咒》。拈香结束后,退回跪垫,行三礼九叩大礼。


此外,道教的斋醮仪式也包含丰富内容。它是道教设坛祭祷的一种仪式,通过建坛、设置用品、诵经拜忏、踏罡步斗、掐诀念咒等来共同完成。醮坛有不同形式和规模,大型斋醮活动可能筑有多个坛,包括主坛“都坛”和其他“分坛”。醮坛执事各有其称谓和职守,如高功、监斋、都讲等,他们在仪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仪式中还会使用赞颂词章和祭祀音乐,以及各种法器、幢幡、符简等。同时,醮坛上也有严格的规矩,以体现对神明的敬重。


道教供奉仪式是其信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仪式,信徒们表达对神明的虔诚敬仰,祈求神灵的庇佑和福泽。这些仪式不仅展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追求。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宗教信仰是个人选择,其相关仪式和文化应在理性和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尊重。同时,每个人对于宗教的理解和感悟可能会有所不同,重要的是保持尊重和包容的态度。如果你对具体的道教供奉仪式或相关细节感兴趣,建议前往正规的道教场所,与专业的道士或宗教人士进行深入交流和学习,以获取更准确和详细的信息。

学之道

返璞归真 弘扬传统文化
道法自然 传播国学经典

微信图片_20230525143633.jpg

添加老师微信  成就美好生活

https://www.lueshang.com/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微信图片_20250320120828.jpg

0003.jpg

微信图片_201912111045151.jpg





收起

取消
  • 首頁
  • 游学
  •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