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历代书籍大全

20.png

玄要篇

气功内丹术著作。2 卷。明·张三丰撰。收入《张三丰全集》中。书中突出先修性后全命的观点,重视元气与真息,强调水火阴阳升降化生在内丹修练中的作用。上卷有发,尤其是强调修心养性为练丹修真之首要。“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为定理之主人,心为牺牲之庐舍”;“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附篇为《三丰先生辑录》,节录了白玉蟾(紫清)、陆西星(潜虚)、李西月(涵虚)等人的内丹名言,各有特色。 

无根树

气功内丹术著作。1 卷。明·张三丰撰。是《张三丰全集·玄要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张三丰的代表作、颇为后人所推崇。讲述阴阳匹配双修在内丹修炼中的重要作用。丹词作于武当山中,约在明太祖洪武十七年( 1384 )。《无根树》是道情体裁的内丹秘诀,包括自题词 2 首和道情 24 首,提出了一套“阴阳裁接”功法,在内丹功法中别树一帜。丹词中云:“无根树,花正微,材老重新接嫩枝。梅寄柳,桑接梨,传与修真作样儿”;“无根树,花正偏,离了阴阳道不全。金隔木,汞隔铅,阳寡阴孤各一边。世上阴阳男配女,生子生孙代代传。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女子无夫为怨女,男子无妻是旷夫。叹迷徒,太模糊,静坐孤修气转枯”等。都将阴阳匹配作为修练内丹、成仙成圣的重要法门和手段,可谓别开生面,另劈蹊径,自成一个流派。何西复认为《无根树》在学术地位上,与《悟真篇》先后伯仲。清代龙门派传人刘一明与西派代表人物李西月,先后给该丹词作注,有《无根树二注》行世。 

玄肤论

气功内丹术著作。不分卷。明·陆西星撰。全书共20 篇,每篇一论。系统地论述了东派丹法原理和功夫次第,具有代表性。首论三元,认为丹有三元,即天元、地元、人元,而又突出人元。人元又谓之“大丹”,乃“创鼎于外,炼药于内,取坎填离,盗机逆用之谓也”。以后 19 篇专论人元丹法,从内外药物、阴阳互藏、先后天论、精气神、性命等方面对其丹法作了深刻的探析。书中内丹二诀以练神调息为要,神即是性,性定则神自安,神安则精住,精住则气自生。炼神又分澄神、养神、凝神三部,缺一不可。书中力求使其丹法理论和功诀显明易懂,其丹法思想来自南宗,而仍主以阴阳双修。 

金丹就正篇

气功内丹术著作。不分卷。明·陆西星撰。书共3 篇,其要旨在阐述成大丹必须阴阳双修的观点。认为金丹之道必资阴阳相合而成,“阴阳者,一男一女也,一离一坎也,一铅一汞也,此大丹之药物也。夫坎之真气谓之铅,离之真精谓之汞,先天之精积于我,先天之气取予彼。何以故?彼坎也,外阴而内阳,于象为水为月,其于人也为女。我离也,外阳而内阴,于象为火为日,其于人也为男。故夫男女阴阳之道,顺之则生人,逆之则成丹”。同时指出男子修丹,必须得先天其一之气方成,而真一之气必须向外求之,这进一步阐明阴阳双修才为内丹之正统。 

性命圭旨

气功内丹术代表作。不分卷。明代著作,不题撰人,相传为尹真人弟子所著。全称《性命双修万神圭旨》。全书分元、亨、利、贞四集,图文相配,以三教合一、性命双修观点介绍内丹理论及具体功法。元集多作图说,指点窍妙;亨、利、贞三集则采儒、释、道三教名家语录及口诀,编成一套完整之功法。尤侗在序中云:“至其精要,尤在真意一说。盖人身真意,是为真土,动极而静,此意属阴,是为已土;静极而动。此意属阳,是为戊土。炼已土者,得离日之汞;炼戊土者,得坎月之铅。铅汞既归,金丹自结。戊已者、重土之象也,斯其有取于圭旨者乎”。可谓对其论内丹之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

金丹真传

气功内丹术代表作。1 卷。明·孙汝忠撰。书中继承南家内丹学说,主张阴阳双修,认为阴阳双修是炼丹修仙的大道。全书包括《西江月词》 9 首、《葫芦歌》 1 首、《明道歌》 4 首及《修真入门》、《修真大略》、《金丹五百字》、《扫邪归正歌》各 1 篇。对筑基、得药、结丹、炼已、还丹、温养、脱胎、玄珠等丹诀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天仙正理直论

气功内丹术代表作。不分卷。明·伍守阳撰。是书为内丹伍柳派的代表作。前有自序,首为道原浅说篇,次为直论九章。九章包括先天后天二气、药物、鼎器、火候、炼已、筑基、炼药、伏气、胎息等内丹精要之论。其自序云:“以二气为论,所以明生人生仙佛之理也;药物为论,所以明脱死超生之功也;而火候集古为经,所以合群圣仙机列为次第之宜也;喻筑基论二气,渐证于不漏;借炼药论二气,成一而不离,阐伏气论藏之内而不驰诸外,虽反复言气而不见其繁,立一名,彰一义也;论炼已者,论其成始成终之在其我,专言神而不见其简,操一机,贯一义也;鼎器之论,见神气之互相依;胎息之论,密指胎其神而息其气,此又合神气而归其妙,化于神而虚者也”。由此可见是书之大旨。

仙佛合宗语录

气功内丹术著作。不分卷。明·伍守阳撰。书中以道释之论,来证性命双修之旨。前为论丹道9 篇,后附门人问答 29 条,及评古类 13 条。自序云:“仙宗果位,了证长生;佛宗果位,了证无生。然而了证无生,必以了证长生为宾指;了证长生,必以了证无生为终始,所谓性命双修者也”。其内丹说以佛证仙,是明白无疑的。 

遵生八笺

综合性养生著作。20 卷。明·高濂撰。全书分《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起居安乐笺》、《延年却病笺》、《饮肴服食笺》、《燕闲清赏笺》、《灵秘丹药笺》、《坐外退举笺》八个部分,阐述养生祛病大旨,故称“八笺”。书中广集前人文论、诸子百家的养生名言,儒释道三教并重。内容涉及衣、食、住、行诸方面,既重视物质调养,又重视精神调摄。同时作者对自身养生心得作了总结介绍。颇有参考价值。 

活人心法

气功养生著作。2 卷。明·朱权撰。书中强调修心养性在养生中的作用,认为“真人以道治心”、“心静可似通乎神明”。全书主要内容有养生之法、治心、导引法、去病廷藩六字法、四季养生歌,以及中和汤、和气丸等。其中导引法附有行动图 8 幅,颇为实用。 

养生肤语

气功养生著作。1 卷。明·陈继么儒撰。以笔记形式记叙作者本人及前辈的养生观点和实践体会,通俗简易,大要在于葆精、炼气、养神。 

养生四要

气功养生著作。5 卷。明·万全撰。书中以医理论述气功养生之理,强调寡欲、慎动、法时的养生观。全书分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养生总论 5 部分。所记叙的气功养生内容多为实例,不同于一般泛泛之谈,所论切实可行,无玄虚妄诞之论,很是可贵。 

保生心鉴

气功养生著作。1 卷。明·铁蜂居士撰。书中以医理为主,阐述养生却疾之方法,内容充实,也较为实用。观作者所言,是书乃在《圣贤保修通鉴》一书的基础上,参详《礼记·月令》及《素问》、《灵枢》、《运气论奥》、《十四经发挥》等书,反复论证,并将《活人心法》中的八幅导引图改绘成三十二幅,共成此佚。书中对练功前准备、修炼要领、五运六气枢要、脏腑配经络、经络配四时等都作了详细的图说;并重点介绍了《二十四气导引图》,分述二十四节气的练功方法及所治疾病,图文并重,简易实用,对后世医疗气功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摄生要义 

气功养生著作。1 卷。明·王廷相撰。全书凡十篇,所论多为日常摄生方法,且多为作者自身体验者,颇有心得。其序中云:“余自壮年以来,颇讲此术,缘动达形,缘虚达气,下不著伎,上不泥仙,似于摄生之秘,超然有得。乃会综群文,诠取要旨,以著论十篇,用发蒙学。”十篇为存想、调气、按摩、导引、形景、饮食、居处、房中、四时、杂忌。 

卫生真诀

气功养生著作。2 卷。明·罗洪先撰。书中对导引、内丹、外丹、气功处方等均有论述。上卷载运气口诀、导引要法及内丹、外丹的炼法等。下卷载有气功处方 49 则,故又名《仙传四十九方》,每方均有名称、功法、图像、主治病证、配用方药、诗歌等。 

万寿仙书

气功养生著作。4 卷。明·罗洪先撰。清·曹无极增辑。卷一主要收辑历代名人的养生理论及功法要点;卷二主要收辑著名的导引功法,如六字诀、八段锦坐功捷径等;卷三为诸仙导引图,按病证开列导引处方,并附有方药;卷四为延年总论,辑前人的养生观点而成,似是曹氏所增。 

修龄要旨

气功养生著作。1 卷。明·冷谦撰。全书系 9 篇养生诗文编集而成,分述四时调摄、起居调摄、延年六字诀、四季却病歌、长生一十六字妙诀、十六段锦、八段锦导引法、导引却病歌诀、却病八则。 

锦身机要 

气功养生著作。3 卷。明·混撼沌子撰,鲁至刚注。书中完整地介绍了一套以导引术揉合内丹术及房中术的功法,共有 36 式。每式先列名称、图像,次列歌诀与注文。上、中、下卷各 12 式,内容详备。鲁氏在序中云:“其筑基之法,养生之方,龙虎争驰,内外交炼,无不备焉。” 

类修要诀

气功养生著作。2 卷,续附 3 卷。明·胡文焕编。书中收集了古人有关修身明性、养生却病的论述,认为养生之关键在于慎寒暑、节口腹、寡嗜欲。此外,对饮食起居、四时调摄、劳逸房室、七情忌宜、导引按摩,以及内丹术等方面的内容均有论述。 

养生导引法

气功导引著作。1 卷。明·胡文焕编。书中主要讲述导引养生祛病法。共列病症 27 门,每门列功法若干条,可供选用。其选功法基本上依据(诸病源侯论)中所载的“养生方导引法”。此外,补益与老人二门中还收辑了《太清导引养生经》、《通玄集》等书的部分内容。 

保生秘要

气功导引著作。明·曹士珩撰。原书少见,佚存未知。其内容散见于《古今图书集成》及《沈氏尊生书》。一为南北规中,共列7 法。其中旧元、周天为南旋式,垠背、行庭、通关、绦法、涤秽为北旋式。一为诸病导引;分述咳嗽、哮喘、伤食呕吐、噎膈、鼓胀等病证的导引治疗,有较强的实用性。 

赤凤髓

气功导引著作。3 卷。明·周履清编。书中重视导引的作用,广为搜罗,图文并茂。卷一为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李真人长生一十六字妙诀、胎息、秘要歌诀、去病延年六字法、五禽戏圈诀、八段锦导引图诀等;卷二为圣真秘传四十六长生图诀;卷三为华山十二睡功图诀。均较为实用,对后世气功导引术的发展与推广有较大贡献。 

听心斋客问 

气功内丹术著作。1 卷。明·万尚父撰。作者用简明的语言,以客问主答的形式,对 65 个内丹术问题进行了阐释。如元精与交感之精的区别,元神与思虑之神伪异同等等。所论准确明白,直揭底蕴,对初习内丹术之人颇为实用。 

脉望

气功内丹术著作。8 卷。明·赵台鼎撰。是书系作者读书练功的笔记,书中采摘了大量内炼要语,且有自己的见解,对练功中的问题作了明白的解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真诠

道教炼养著作。3 卷。明·阳道生传,清·彭定求校刻。此书对内丹修炼的认识颇有独到之处。认为内丹的锤炼,一为虚无大道,即“虚极静至,精自然化气,气自然化神,神自然还虚”;二为以神驭气,即“虚静以为体,火符以为用,炼精成气,练气成神,炼神还虚”。两者殊途同归,相辅相成,且均能得长寿之益。鼓氏指出其父对是书的评价甚高,云:“平生阅历四方丹书甚多,迷谬错出,不如此书洁净精微。” 

寥阳殿问答 

气功内丹术著作。1 卷。明·尹实人撰。全称为《尹真人寥阳殿问答编》。书中认为内丹修炼宜治心理气为先,返观内照、凝神入气穴、聚火开关、卯酉周天为次,最后才是长养圣胎。全书共分 6 篇,分述内丹修练要诀,重视调息与丹田,讲究周天功夫,是其特点。 

静坐说

气功静坐著作。明·高攀龙撰。主说静坐功夫,静坐以平常为要诀,而平常即清静自然。“以其清静不容一物,故谓之平常”,“静中妄念即净,昏气自清,只体认本性、原来本色,还他湛然而巳”,“湛然动去,静时与动时一色,动时与静时一色,所以一色者,只是一个平常也。故曰无动无静,学者不过借静坐中认此无动无静之体云尔”。在其后的《书静坐说后》中,又把理学的“主一”观引入作者的静坐论,认为“必收敛身心,以主于-----即平常之体也,主则有意存焉,如意非著意,盖心中无事之谓,一著意则非一也。”可见作者的静坐说并非一味讲静,具有以静为主,动静交养的含意。

静坐要诀

气功静坐著作。1 卷。明·袁黄撰。书中主要从佛教心法论述静坐功夫。其论以天台宗的止观法、六妙法为基础,结合云谷、妙峰二位圣僧的修习心得及作者自身的实践,对静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全书分辨志、修证、调息、遣欲、广爱等六篇。摄生三要气功养生著作。明·袁黄撰。三要者,即聚精、养气、存神。强精强调寡欲、节劳、息怒、戒酒、慎味等;养气提倡从调息起手,并介绍了胎息、胎食之法;存神则介绍了意守各窍之效应,及佛教修禅之法。 

古今医统大全

综合性医药著作。100 卷。明·徐春圃撰。简称《古今医统》。书中罗列的资料十分丰富,既引古人之说,又有已见,重点论述医药方面的内容,其中卷九十九与卷一百为养生内容。其养生宗三元之说,也重视其他炼养方法。认为“天元之寿精气不耗者得之”、“地元之寿起居有常者得之”、“人元之寿饮食有度者得之”。摄生要义章则专论存想、调气、按摩、导引等,服饵章则专论服日月、服日精月华、服三气等。 

医学入门

综合性医药著作。8 卷,首 1 卷。明·李挺撰。全书重点讨论医药上的问题,对医学理论、临床各科、历代医家、本草等均有论述。首卷的保养篇中,着重讨论养生方法。集中的导引法论述颇有见地,认为“人之精神极欲静,气血极欲动”、“导引为虚损气血不同面设”,列有开关法、起脾法、开郁法、治腰痛、治积聚、治遗精、治痰壅等导引法术,较为实用。 

寿世保元

综合性医药著作。10 卷。明·龚廷贤撰。书中在大量论述医学问题的同时,十分重视气功养生的祛病延年作用。卷四补益篇中特列吕洞宾补屋修墙养生诀与呼吸静功妙诀,其“妙块”中强调“人生以气为本,以息为之,以心为根,以肾为蒂”,故“人呼吸常在心肾之间,则血气自顺,元气自固,七情不炽,百骸之病自消矣”。可见十分重祝呼吸的养生保健作用。书中并列有具体功法,也颇为实用。 

红炉点雪

中医理虚专著。4 卷。明·龚居中撰。又名《痰火点雪》。书中主要讨论痰火劳损病证的鉴别与治疗,颇有特色。卷四中祛病秘诀,列举了许多对痰火虚损病证的养生调息之法。如却病延年一十六句之术、动功六字延寿诀、静坐功夫等。方法简单,易学易练,较为实用,对肺痨的防治有一定参考价值。 

五福全书

气功养生著作。7 卷。明没·龚居中撰。论气功养生参合医理,并有图说,是其特点。卷一至卷三列有修真要图、修真至说、修真秘诀,均系内丹之论,卷四为修真金丹,是外丹之论;卷五为修真种玉;卷六、卷七论述饮食忌宜。 

奇经八脉考

中医经络学专著。1 卷。明·李时珍撰。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线路、功能、主治病证,对针灸、气功、中医临床各科的辨治等均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对奇经八脉在气功养生中的作用也作了详细的论述.认为医生不知奇经八脉难以探讨病机,气功养生者不知奇经之理,则难以确立养生之法。“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火交媾之乡”,“任督二脉是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修丹之士,不明此窍,真息不生,神化无基也”。可见奇经八脉在气功养生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针灸大成

中医针灸学专著。10 卷。明·杨继洲撰。书中对针灸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对针灸学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对气功祛病方面的知识也进行了介绍,如将小周天功法进行仔细的分新,“默想黍米之珠……徐徐咽气一口,缓缓纳入丹田,冲起命门,引督脉过尾闾,而上升泥丸,追动性元,引任脉降重楼,而下返气海。二脉上下,旋转如圆,前降后升,络绎不绝”。此外,还记述了不少与道家气功有关的内容,如吐纳、六害、十少等。将调神、调息法用于针刺疗法中,也是其特色。 

道藏

道教典籍总汇。收书1426 种.共计 1305 卷。明·张宇初主编,张字清续成。明成祖朱隶初即位时,即下诏编修,直至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年( l445 ),才全部刻成。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用千字文编号,分装 48O 函。内容十分庞杂。除道教经书外,还收入诸子百家文集,保留了许多珍贵的科技史料。在此之前,历史上还有唐玄宗时的《开元道藏》、宋初的《大宋天宫宝藏》和《崇宁重校道藏》,藏经刊印始于宋徽宗政和中的《万寿道藏》,金元时期都以此为蓝本,金代有《大金玄都宝藏》,元代增订后仍称《会都宝藏》等,这些《道藏》现皆不存。 

续道藏

道教典籍总汇。收书50 种,共计 180 卷。明·张国祥编。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为了弥补《正统道藏》的不足而下诏编修。分装 32 函,仍以千中文编号,起“杜”字,迄“缨”字,上接《正统道藏》。 

诸真玄奥集成 

气功内丹术丛书。明·涵蟾子编。收书9 种,共计 9 卷。卷一为黄自如的《金丹四百字解》,卷二为石泰的《还源篇》,卷三为薛式的《还丹复命篇》,卷四为陈楠的《翠虚篇》,卷五为涵蟾子的《金液还丹思金图发摄》,卷六为白玉蟾的《指玄篇》,卷七为萧廷芝的《金丹大成集》,卷八为赵友钦的《仙佛同源》,卷九为许逊的《石函记》,均为内丹名著,很有参考价值。 

道言内外秘诀全书 

道教炼养全书。收书56 种,共计 63 卷。明·彭好古编。所收均为道教练养名著,如《阴符经》、《道德经》、《胎息经》、《钟吕二仙传道集》、《金丹歌》、《得道歌》、《古文参同契》等。其中《参同契》、《入药镜》、《悟真篇》、《金丹四百字》、《金碧古文龙虎上经》等,均系彭氏自注,有其自己的心得和见解。 

方壶外史

气功内丹术丛书。收书15 种,共计 8 卷。明·陆西星撰。又名《方壶外史丛编》。陆西星为内丹东派之领袖,著述颇多。万历初年,赵宋汇集陆氏著作 10 种,分为 8 卷刊印,名曰《方壶外史》,后陆续有补刻。然而流传时久。逐渐散佚。民国 4 年,郑观应等据明版《方壶外史丛编》目录,重新排印,将书依乾、坤、离、坎、屯、蒙、既、未八字分为 8 集,共收陆氏著述 15 种。曰《无上玉皇心印妙经测疏》、《黄帝阴符经测疏》、《老子道德经玄览》、《周易参同契测疏》、《周易参同契口义》、《张紫阳悟真篇小序》、《崔公入药镜测疏》、《吕真人百字碑测疏》、《张紫阳金丹四百字测疏》、《龙眉子金丹印证测疏》、《丘真人青天歌测疏》、《玄肤论》、《金丹就正篇》、《金丹大旨图》、《七破论》。或阐释丹经,或答疑解惑,其论精当全面,直揭丹道玄奥,颇具特色。 

金仙还论

气功内丹术著作。不分卷。清·柳华阳撰注。柳华阳为伍守阳弟子,世称“伍柳派”。此书共20 篇,专论小周天功夫,自称“又恐学者错认门户,重加亲注,道合仙佛之真机,工用自己之效验,诚为二门登堂入室之良方者矣”。可见作者颇为自信。柳华阳继承师说,亦以火候为小周天功夫的要领,特撰《风火经》(第六章)大书特书,确实做到了无幽不阐、无微不显的程度。由于此书比较浅显明白,容易读懂,并且步骤井然,易学易练,因此受到后世的普遍欢迎。 

慧命经

气功内丹术著作。不分卷。清·柳华阳撰注。全书共20 篇,图文并茂,内容精细。全经强调性命双修,《正道禅机直论》指出:“不识性命.则大道无所成。”又曰:“佛道性命喻龙虎,龙虎喻动静,动静喻禅机。”性指心与神,命指身与气,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阴平阳秘,则慧命而不外耗,以风喻呼吸,以火喻意念,凝神气穴,风吹火炼而成真神,这是全书的要点,故曰《慧命经》。 

金华宗旨

气功内丹术著作。1 卷。清代著作,托名于吕岩。又名《太乙金华宗旨》。论气功静坐要旨,共 13 篇。书中称“法子欲入静,先调摄身心,自在安和,放下万缘,一丝不挂,天心正位乎中。然后两目垂帘,……次以二目内照坎宫(腹),光华所到。真阳即出以应之。……诶其冥冥中,忽然天心一动,此则一阳来复,活子时也。……天心一动,即以真意上升乾宫(首),面神光视顶,为导引焉。此动而应时者也。天心既升乾顶,游扬自得,忽而欲寂,急以真意引入黄庭,而目光视中黄神室焉。……即此便是凝神入气穴”(《逍遥决第八》)。入手工夫,不外乎此。总之,强调“心传”、“心法”,简明直截,不似伍柳派内丹功法的节目繁多,这是它的特点。书未附有(金华宗旨阐幽问答) 1 卷。不题撰人。共 20 条,独标心学,是气功中受禅学、陆王心学影响后的作品,对理解(金华宗旨)有一定帮助。 

金天仙丹心法 

气功内丹术著作。2 卷。清代著作,托名吕岩等撰,八洞仙祖合注。卷首有托名张道陵等序及心法发凡等 17 篇,卷未有抑守元等后跋 8 窟。正文 16 藏:立志、端品、悔过、迁善、筑基、炼已、安炉、采药、起火、熄火、结胎、养婴、积行、行动、面壁、飞升。主张性命双修,培补后天以复先天。 

玄宗正旨 

道教炼养著作。1 卷。清代著作,托名吕岩等仙真降笔。前有柳守元题词,称此书“于以见南北玄学宗旨在是。凡金丹至秘之诀,妙道至极之功,无不备载于此中”,可谓推崇备至。其书虽系伪托,然说理明白。功法简要,对于初学较为便捷,因此流传颇广。 

唱道真言

道教炼养著作。5 卷。清·鹤曜子编录。此书系乱坛降笔,首言炼心,次炼命,次炼丹、炼气、炼神、炼形等,终至于还虚成功。此书强调炼心的重要性,认为必须炼得方寸之间,如一粒水晶珠子,如一座琉璃宝瓶。无穷妙义,便从自已心源悟出,念念圆通,心心朗彻,则自古来仙家不传之秘,至此无不了然,结丹在此,玄关一窍亦在此。其学术思想渊源于道家北宗,而侧重融禅入玄,尤具自己特色。陈樱宁先生对此书评价颇高,认为“书中道理讲得不错,自成一家言,比较现在的乩坛文章,真有霄壤之别”(《道教与养生·答复苏州张道初君十五问》)。 

乐育堂语录

气功内丹术著作。5 卷。清·黄元吉撰。作者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 1821 — 1860 )讲道于四川乐育堂,传授进门心法,由其弟子记录,并经核正而刊为此书。其书授儒入道,因佛证真,理事兼举,性命并重。始则修性以立命,继则修命以了性,终则福慧双圆,性命合一,而证入圣登真之功。道家传授气功内丹修炼的典籍,古称“丹经”,为数虽然不少,然而大多隐晦曲折,奥雅难通。往往不病于偏执枯滞,即病于玄奥幽眇,不隐于龙虎铅汞,即遁于坎离水火,使读者不穷毕生之精力,即难得融会贯通,不获明师之指点,即难以心领神会。本书则一扫此弊,说理朴实而不奥,述义精细而易明,对于行功次第,更是步骤井然。道教学者萧天石先生认为此书:“深者能得其深,浅者能得其浅,无论上智下愚,皆可循此而升堂入室,诚性学之梯航,命家之津逮也”。 

道窍谈

气功内丹术著作。不分卷。清·李西月撰。全书共40 章,详论西派丹法要抄。计有藐诸友书、开关问答、后天集解、筑基炼已、养已炼已、后天次序、内外二药、药物相类、三品互养、炼功五关、产药层次、药物层次、丹砂二种、神气性命、先天直指、神气精论、精气神论、性命顺逆、玄关一窍、玄关再说、两孔穴法、玄牡根基、中字直指、药物直陈、铅汞的辩、鼎器直说、乾坤离坎、采炼炒用、河车细旨、真心论、心神直说、神息妙用、神意再论、气息妙用、神意妙用等章。这些内容基本上包括了内丹修炼中的各种技术问题,故对初学者有入门引路的作用。 

三车秘旨

气功内丹术著作。不分卷。清·李西月撰。书中论述了以下问题:入门初步收心法、第一河车、第二河车、第三河车、河车细旨、勤字说、共争不朽之论等。所言三车,是指三件河车:第一件运气,即小周天,子午运火也;第二件运精,即玉液河车,运水温养也;第三件精气兼运,即大周天,运先天金汞,七返还丹,九还大丹也。此三车者,皆以其神真意斡乎其中,人能知三车秘谛,则精、气、神三品圆全,天、地、人三仙成就。该书对内丹修炼中河车理论抉幽发微,阐述透彻,颇能给人以启迪。

玄微心印

气功内丹术著作。2 卷。清·喻太真等合撰。全书本东派宗旨而论阴阳双修丹法。卷上有论阴阳门户、黄金土釜、奇经八脉、任督两脉等 37 章;卷下有胎息、铸剑、筑基等 7 章。 

元真录

气功内丹术著作。3 卷。清·董德宁撰。内收《丹道发微》、《仙传宗源》、《性学筌蹄》各 1 卷。收入《道贯真源》中。 

试金石

气功内丹术著作。1 卷。清·傅金铨撰。该书篇首强调内丹长生之道,以炼已筑基,修复巳损元体为本。认为“筑基成则具六通之一,所谓无漏尽通,即可以长生不死”。特别是对老年体衰之人,男子精枯气竭.须要使其无精而复有精,然后由有精而炼至无精,“并无精窍,小便缩如童子”;女子气血久亏,要使无血而生血,复有月信,然后由有经水而炼至无经水,“斩断赤龙,身如处女”,精血皆得化气,则筑基之功成矣。论述筑基之法,力主“神仙栽接”之双修,以为“只知独坐孤修,不知离宫入定,坎府求玄”,是“爱身家而不惜性命”、难得长生。书中通过与弟子答问的形式,就双修、可笑、心肾、家中、黄婆、伴侣、炉鼎、铅汞、火药、子时、潮信、卯酉、沐浴等 24 个方面的问题,引经据典,证诸圣真,作了具体的阐述。 

修真辩难

气功内丹术著作。2 卷。清·刘一明撰。其书以师徒问答形式,阐述内丹功理。作者认为内丹乃性命凝结而成,所以必须性命双修,指出性命之道与阴阳之道密切相关,性命为阴阳之体,阴阳为性命之用。性即理,命即气,气不离理,理不离气,因此性不离命,命不离性,浑然一体,不容分割。修性即能立命,所以修行者必须重视修性,“不能修性,焉能立命?益性者命之寄,命者性之存,性命原是一家,焉得不修性?”要求性命双修而侧重先性后命。 

修真九要

道教炼养著作。1 卷。清·刘一明撰。此书系作者传述其师砻谷老人之说。共九要为:勘破世事第一,积德修行第二,尽心穷理第三.访求真师第四,练已筑基第五,和合阴阳第六,审明火候第七,外药了命第八,内药了性第九。作者认为修真之道,乃天下至大至难大事,非深明造化,洞晓阴阳,存经久不易之志。循序渐进者不能行之,故提出修真纲领由浅入深,总为九条。 

上品丹法节次

气功内丹术著作。1 卷。清·闵一得编撰。本书论述内丹功法层次,简明扼要,全书共 12 篇。前 3 篇系李德洽原著,文未均有闵一得详细注释。所论上品丹法实熔道教南北宗之内丹功法。作者以儒合道,从养生角度来谈内丹修炼,强调“存诚”。后 9 篇系闵氏所撰,基本属于《性命圭旨》所架设的内丹体系。 

女宗双修宝筏 

内丹术女功著作。1 卷。清·沈一炳撰。全称《泥丸李祖师女宗双修宝筏》,原书有副标题《女功指南》。作者述其师李泥丸女丹要诀,再传弟子闵一得重订。陈樱宁论女子修炼有六派,其中“孙不二元君派”以“斩赤龙”下手为特征《教道与养生》。本书即属此体系。全书共分 9 节每节先列“泥丸氏曰”为正文再低一字列“大虚氏(沈一炳号)曰”为法文。书未有闵一得跋。 

女修正途

内丹术女功著作。1 卷。清·闵一得编撰。全称《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则》。原题吕祖师申正重题,孙元君遵剔补述大虚翁沈太师授,受业弟子闵一得注。本书系道教北宗龙门派女子内丹功法之一,属“孙不二元君派”体系,全书 10 则,每则皆冠“若曰”二字。每则正文之后皆有闵一得的注文,以“谨接”二字识之。 

养生十三则阐微 

气功养生著作。1 卷。清·闵一得撰。内容为两手握固、舌抵上腭、神游水府等 13 则。前 1O 则内容与传统的八段锦、十二段锦相似;后 3 则强调练功时静态要求。 

梅华问答编 

气功内丹术著作。1 卷。清·薛阳桂撰。作者为闵一得弟子,此书即禀承师说,发挥北宗龙门派内丹术的理论与功法。书中实为作者与来客陶既若、韩洞然、僧慧澈、许洞雷诸人,于八月望日赏桂于竹影梅华馆讨论内丹术。由作者记录上述诸人之发言,编成此书。 

大成捷要

气功内丹术著作。3 卷。清代著作,不题撰人。据说此书原为柳华阳的修道练功笔记,亦有可能是民国时人精选各种丹经要语汇编而成。此书原藏于河南登封县嵩山崇福官,后道士王乾一云游至该宫,从常住马宇秀炼师处获观此书,抄录一通携归,藏于山东崂山太清宫。于民国初年传出。本书编排虽欠清整,然其“节次功夫戌臻玄妙,拟义立论尤其精工”,从下手以迄成功,一一详细说明,颇有参考价值。 

老者恒言

气功养生著作。清·曹庭栋撰。又名《养生随笔》。作者参阅三百余家有关养生的著作,并结合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等方面,总结出一整套简便易行的养生方法。书中详细介绍了老年人的安寝、晨兴、梳洗、饮食、散步等饮食起居、养生导引方法。作者认为“静养为摄生首务”,但也强调老年人必须经常修炼气功或运动,借以活动关节,强壮筋骨。

勿药元诠

气功养生著作。清·汪昂撰。作者为明末诸生入请弃举子业而潜心医学。撰有医学普及著作多种。《勿药元诠》为《医方集解》之附录,介绍养生修炼方法,其中如调息、小周天等,经此书介绍流传日广。

寿世青编

气功养生著作。2 卷。清·尤乘撰。上卷为“勿药须知”主要讨论气功养生方法;下卷为“服药须知”,主要讨论服药却病忌宜。书未附有“病后调理服食法”。“勿药须知”主要强调通过调心神、养性情来修身防病,达到长寿的目的。书中对有关保健内容作了专题论述。还载有导引却病法、小周天法等气功内容。 

寿世传真

气功养生著作。8 卷。清·徐文弼撰。作者主张气功导引应与综合调摄并重,提出修养宜行内外功,要宝精宝气宝神,还须知要知忌知伤,注意四时调理和饮食调理。在外功方面,有针对五官、四肢、腰背的按摩之术,及提倡应用十二段锦、八段锦和六字真言。内功则是静坐运气方法。本书内容涉及广泛,收罗前人经验甚多对后世的保健养生有一定的影响。 

陆地仙经

气功养生著作。清·马齐撰。本书由五言二十句组成,共计百字,作者通过注解,介绍了养生调摄及气功导引的体方法。

内功图说

气功养生著作。1 卷。清·潘霓撰。原名《卫生要术》, 1935 年韩慕侠重印此书,改名《健康之路》。内收十二段锦、分行内外功、易筋经、却病延年法等功法,载有姿式图 35 帧并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图文并茂,易于摹仿学习。故历年来翻印较多。 

彩墨导引图

气功导引图谱。1 卷。清·昆岚编绘。此书按病证设问以导引治法及简要治疗机理作答。并按式绘图,施以彩色,墨线勾勒,颇为细致。其中坐式 9 幅,立式、卧式各 6 幅,蹲式 2 幅,跪式 1 幅,共计 24 幅。 

寿人经 

气功导引著作。清·汪思撰。内容包括:理脾土诀、理肺金诀、理肾水诀、理肝木诀、理心火诀、坐功诀、导引诀。介绍了一套调治五脏为主的动功锻炼养生方法。

延年九转法

气功按摩著作。清·方开撰。此法以转摩腹脘为特色,共计九法,每法均有图与图解。最后“全图说”指出:“摩腹之法,以动化静,以静运动,合乎阴阳,顺乎五行,发其生机,神其变化。故能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证,补不足,泻有余,消食之道,妙应无穷,何须借药烧丹,自有却病延年实效耳”。

调气圭臬图说 

气功养生著作。清·李九华撰。全套功法共 46 式,配图 32 幅。前 23 式以导引配合深呼吸中 4 式以导引配合自然呼吸,末 19 式以自我捶打导气。所有功式均以禽鸟动态命名,如风翥鸾停等。本功取《拳经》壮气强筋之要诀,导源于武术。 

张氏医通

综合性医药著作。16 卷。清·张潞撰。本书“神志门”中详尽描述了“走火入魔”的原因、表现与药物治疗。作者认为炼士坐功运气之走火与常人有别,但遍考方书,从无及此,故详推治例,撰成此篇。此外、作者对养性也颇有见地。 

杂病源流考 

中医内科专著。30 卷。清·沈金鳌撰。为丛书《沈氏尊生书》中之一种。作者认为“导引运功本养生家修炼要诀,但欲长生,必先却病,其所导所运,皆属却病之法,令附于篇未,病者遵而行之,实可佐参药力所不逮”。对于疾病治疗,罗列方药、导引、运功各项治法。卷首总论脉象,并附录明·曹士珩《保生秘要》运功规法,相当于练功原则与通用功法。 

重刊道藏辑要

道教要籍丛书。收书300 余种,共计若干卷。清·彭定求编。光绪三十三年( 1906 ),成都二仙庵重刻,由阎永和删除 2 种,增加 20 种,并新增贺龙壤所编《重刊道藏辑要总目》 1 卷、《重刊道藏辑要子目初编》及《续篇》一卷,《道门一切经总目》 4 卷。全书按二十八宿字号分为 28 集,择要收录道教重要经典、历代祖师著作、科仪戒律、碑传谱记、气功摄生诸类著作。不仅深得《道藏》之精要,而且保存了不少明清两代道教的重要著作。 

古书隐楼藏书

道教炼养丛书。收书38 种,共计 51 卷。清·闵一得编。这是一部著名的气功学文献丛书。多数由编者自撰。计有《碧菀坛经》 5 卷、《修真辩难参证》 2 卷、《阴符经玄解正义》 l 卷、《金丹四百字注解》 1 卷、《太乙金华宗旨》 1 卷、《吕祖师三尼医世说述》 1 卷、《吕祖师三尼医世功诀》 1 卷、《皇极阐辟证道仙经》 3 卷、《寥阳殿问答编》 1 卷,等等。全书内容复杂,既有对道佛气功经典的注释,又有个人修炼心得的阐述;既对各种丹家邪说加以大力批驳,又对学道修炼的各种清规戒律作详尽论述。提倡三教功法合一,而于道教功法尤为推崇,故于道教内炼之法,论述特别详尽。 

道统大成

气功内丹术丛书。收书10 种,共计 25 卷。清·汪启菱编。计有《周易参同契阐幽》 3 卷、《周易参同契测疏》 3 卷、《周易参同契口义》 2 卷、《中和集》 6 卷、《规中指南》 6 卷、《入药镜》 1 卷、《金丹四百字测疏》 1 卷、《明道篇》 1 卷、《列位女真诗歌》 1 卷、《坤道丹诀》 1 卷。 

张三丰全集

道教炼养丛书。收书近2O 种,共计 8 卷。清·李西月编。原书卷一为序、浩、传、仙派、正讹、显迹;卷二为古文、隐鉴;卷三为大道论、玄机直讲、道言浅近说;卷四为玄要篇;卷五为云水集;卷六为天口篇、训世文,卷七为九皇经、三教经、度人经、菩提经、钟揭;卷八为水石闲谈、古今题赠、隐镜、汇记。

道贯真源

气功内丹术丛书。收书9 种,共计 28 卷。清·董德宁编撰。作者自撰的有《用易参同契正义》 3 卷,《悟真篇正义》 3 卷、《元丹篇》 1 卷、《大上黄庭经发微》 2 卷、《黄帝阴符经本义》 2 卷、《老子道德经本义》 2 卷、《元真录》 3 卷(含《丹道发微》、《仙传宗源》、《性学筌蹄》各 1 卷)。辑录的有《修真六书》 9 卷,还有章世乾的《元丹篇约注》 3 卷。所收多为内丹术要籍。 

修真六书

气功内丹术丛书。收书6 种,共计 8 巷。靖·董德宁编。该书收入了道教南宗五祖及其传人最著名的内丹文献,计有张伯端《悟真外篇》 2 卷,石泰《还源篇》 1 卷,薛式《复命篇》 1 卷,陈楠《翠虚篇》 1 卷,白玉蟾《紫清指玄集》 2 卷,以及白玉蟾的再传弟子萧廷芝的《金丹大成集》 2 卷。 

道言五种 

气功内丹术丛书。收书5 种,共计 11 卷。清·陶素侣编撰。其中作者自撰的为《周易参同契脉望》 3 卷,《悟真篇约注》 3 卷,《承志录》 3 卷,订定的为《金丹就正篇玄肤论》 1 卷,《金丹大要》 1 卷。作者反映南宗中双修一派观点。 

证道秘书

气功内丹术丛书。收书10 种,共计 17 卷。清·傅金铨编撰。其中自撰的有《杯溪录》 3 卷,《赤水吟》 1 卷,《丹经示读》 1 卷,《天仙正理读法点睛》 1 卷,《道海津梁》 1 卷。他人所撰的有邱处机的《邱祖全书》 1 卷,喻太真等的《玄微心印》 2 卷,张三丰的《三丰丹诀》 1 卷,以及不署撰人姓名的《外金丹》、《内金丹》各 1 卷。 

济一子道书 

道教炼养丛书。收书7 种,共计 32 卷。清·傅金铨撰。其中为《一贯真机易简录》 12 卷,《度人梯经》 8 卷,《自题所画》 1 卷,《性天正皓》 1 卷,《摄阳经》 1 卷《附集 1 卷》,《心学》 3 卷,《道书五篇注》 5 卷(含《黄鹤赋》、《百句章》、《真经歌》、《鼎器歌》、《采金歌》各 1 卷)。其主要内容是将道教前贤有关修身养性及内炼的语录分门别类加以集录,并作注解。民国时上海江左书林留将该书与《证道秘书》合刊,题名《道书十七种》印行。

道书十二种

道教炼养丛书。收书12 种,共计 39 卷。清·刘一明撰。计有《周易阐真》 4 卷,《卦图》 1 卷,《孔易阐真》 2 卷,《参同契经文直指》 2 卷,《参同契直指笺注》 2 卷,《参同契直指三相类》 2 卷,《悟真直指》 4 卷,《会心集内集》 2 卷,《会心集外集》 2 卷,《指南针》 12 卷(含《阴符经注》等 10 种),《象言破疑》 2 卷,《通关文》 2 卷,《悟道录》 2 卷。 

伍柳仙宗

气功内丹术丛书。收书4 种。清·邓徽绩编。内收明·伍守阳的《天仙正理直论》、《仙佛合宗语录》和清·柳华阳的《慧命经》、《金仙证论》。该书汇集了伍柳派气功内丹术的精华,刊行之后风行遐迩,影响甚大,甚至远及日本与东南亚。 

女丹合编 

气功内丹术女功丛书。收书17 种,共计 19 卷。清·贺龙骧编,计有孙不二撰《坤元经》 1 卷,《坤诀》 1 卷,《女修程途》 1 卷(即《不二元君法语》),清烈古佛撰《女丹十则》 1 卷,周中贞撰《女金丹》 2 卷,傅金铨述《樵阳经女工修炼》 1 卷,不著撰人《坤宁经》 1 卷,二蛾山人述《女工炼已还丹田说》 1 卷等。 

颐身集

气功养生丛书。收书5 种,共计 5 卷。清·叶志铣编。计收邱处机撰《摄生消息论》 1 卷,冷谦撰《修龄要旨》 1 卷,汪昂撰《勿药元论》 1 卷,汪政撰《寿人经》 1 卷,方开撰《延年九转法》 1 卷,均为气功养生名著。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来自网络,贵在分享,不做商用,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微信图片_20250320120828.jpg

0003.jpg

微信图片_201912111045151.jpg





收起

取消
  • 首頁
  • 游学
  • 咨询
  • 道场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