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頁 >> 易经文化 >>知识 >> 中华传统文化|《易经》“群经之首,大道本源”
    详细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易经》“群经之首,大道本源”

    20.png

    “《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的伟大,就在于它用一个简易的模型,揭示了变化背后不变的规律,从而指导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做到以简驭繁,以不变应万变。最初是做为一门占卜书籍,同时也蕴含了深刻哲学思想的智慧宝典。”


    ❤理解《易经》的“三易”原则

    三易原则是掌握其思想精髓的钥匙。这三者并非孤立,而是一个有机整体。

    1. 变易 

    核心: 承认世界永恒变化的本质。《易经》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发展和变化之中。六十四卦的推演,模拟了事物从萌芽、发展、鼎盛到衰退的全过程(如“乾卦”六爻从“潜龙”到“亢龙”的演变)。

    启示: 教我们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懂得“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灵活应对生活中的无常。

    2. 不易:

     核心: 在万变之中,存在着永恒不变的规律和法则。尽管现象世界纷繁复杂,但驱动这些变化的基本规律是稳定不变的。例如,“阴阳”的对立统一、物极必反、周期循环等法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启示: 让我们在变化中寻找“锚点”,抓住问题的本质。它告诉我们,尽管世事无常,但总有大道至简的规律可循,这给予了我们洞察力和定力。

    3. 简易:

    核心: 将复杂的变化规律,抽象提炼为极简的符号系统。《易经》用最简单的阴(--)阳(—)两个符号,通过六重组合,就构成了涵盖万物规律的六十四卦模型。这意味着,最高深的智慧往往能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和运用。

     启示: 教会我们“化繁为简”的智慧。面对复杂局面,不应被表象迷惑,而要抓住核心矛盾(阴阳),遵循基本规律,就能提纲挈领,从容应对。总结而言: “变易”是现象,“不易”是规律,而“简易”是我们掌握规律、应对变化的方法论和至高境界。


    ❤《易经》全书结构:经与传的完美合璧


    《易经》的文本结构清晰分为两大部分:《易经》本经和《易传》。理解这两部分的关系是读懂《易经》的关键。


    一、 核心:《易经》本经(卦象与卜辞)


    本经是《易经》最古老的部分,形成于西周时期,是全书的核心骨架。它完全是符号和占卜记录的系统化汇编,共六十四单元,每一单元就是一个卦。每个卦的结构如下:


    1. 卦画(符号系统): 由六条“爻”(yáo)组成的独特符号。爻分两种:阳爻(⚊,一条长线)和阴爻(⚋,两条短线)。六爻自下而上排列,生成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即六十四卦。

    2. 卦名: 每个卦的名称,如“乾”、“坤”、“屯”、“蒙”等,高度概括该卦的核心主题。

    3. 卦辞: 紧随卦名之后,是一段简短的文辞,用于解释整个卦的吉凶祸福和总体意象。例如,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

    4. 爻辞: 每一爻都有对应的文辞,用来解释该爻的吉凶祸福和具体情境。六爻自下而上,分别称为:初、二、三、四、五、上。同时,阳爻称“九”,阴爻称“六”。例如,“乾卦”的第五爻是阳爻,就称为“九五”,其爻辞是著名的“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本经的本质是一部占卜手册,其魅力在于这些简古的卦辞和爻辞中蕴含了极其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哲学萌芽。


    二、 翅膀:《易传》(哲学阐释)


    《易传》又称“十翼”,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者(传统认为是孔子及其弟子)为解释和阐发《本经》而作的十篇哲学论文。“翼”是翅膀的意思,意为这十篇文章是帮助《本经》高飞远翔的翅膀。


    “十翼”包括:


    1. 《彖传》(上下): 专门解释每一卦的卦名和卦辞,断一卦之义。

    2. 《象传》(上下): 分为《大象》和《小象》。

       · 《大象》:解释整个卦的卦象,并由此引申出君子修身养德的准则(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小象》:分别解释每一爻的爻辞。

    3. 《文言传》: 专门深入阐释乾、坤两卦的微言大义,因为这两卦是“易之门户”。

    4. 《系辞传》(上下): 这是《易传》的哲学总纲,通论《易经》的奥义,全面阐发了“阴阳变化”、“生生之谓易”等核心哲学思想,是学《易》的必读篇目。

    5. 《说卦传》: 阐释八卦(八个基本卦)所象征的万事万物及其属性,是理解卦象的字典。

    6. 《序卦传》: 解释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为何如此编排,揭示了卦与卦之间相承相续的逻辑关系。

    7. 《杂卦传》: 打乱顺序,以两两一对的方式概括各卦特色,抓住核心矛盾。


    总结来说:


    · 《经》是体,是原始的占卜材料和符号系统,如同“剧本大纲”。

    · 《传》是用,是后人赋予的哲学思想和伦理价值,如同“导演阐释和影评”。


    我们今天所说的《易经》哲学,绝大部分源于《易传》对《本经》的创造性解读。两者结合,才使得《易经》从一部卜筮之书升华为一部伟大的哲学经典。


    微信图片_20250320120828.jpg

    0003.jpg

    微信图片_201912111045151.jpg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65-0201
    - 助理老师
    新浪微博
    扫一扫,与我联系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