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73,84岁不过寿?
俗语“生日不能随便过”,过生日有啥讲究?生日新过法,不吃蛋糕,煮鸡蛋
古人说法:吃一个蛋,少一个难
第一: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
俗话说:“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意思是说母亲在世时,是不能过生日的,哪怕你已经成家立业,在母亲眼里也是个孩子,而孩子的生日也是母亲的难日,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是不能过生日的。“父在不留须”说得是父亲在世时,儿子就应该以父亲为尊,做事要听从父亲的主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说法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子女们应该抽出时间来,多陪陪父母是根本,自己过不过生日,不必太拘泥。
第二:过九不过十
俗话说:“生日过九不过十”,这是什么意思呢?古人认为逢整十的年龄,不宜过生日,而要提前一年,这就是“过九不过十”。比如:60岁、70岁的大寿,要在59岁、69岁过,也就是提前一年。
在古代,一般整十的年龄过寿,称为大寿,应该隆重的庆祝生日,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把生日改为提前一年呢?
其实,古人认为“九”字同“久”字的读音相同,有“长长久久”之意,所以选有九的日子比较吉利。而“十”和“逝”字读音比较接近,为了讨个吉利,把生日提前一年,也是孝道的一种表达方式。
第三:六十之前不过寿
过寿,就是给年龄大的人过生日,那么什么年龄才能过寿呢?民间有“六十之前不过寿”的说法,这是为什么呢?
在民间,五十岁被称为“百折半”,就是一百岁的一半,民间认为百岁才过了一半,不能言“寿”,“寿”有“老”的意思,五十岁不应该算老,所以五十岁不能过生日。但是“人活七十古来稀”,活七十岁的人比较少,便以六十岁为老,开始“过寿”。所以六十岁开始,老人一般每年都会过寿,平常曰寿,整十为大寿,过寿不终断,以示对老人的孝敬。
第四:人瑞生日不张扬
人瑞指的是百岁老人,年纪上了百岁的老人,一般都是德高望重之人,所以称为人瑞。
相传古代有一位长寿的老人叫彭祖,传说彭祖活了八百多岁。在彭祖八百多岁的时候,一天,彭祖看到一个人在河边洗木炭,只见这个人把黑色的木炭竟然洗成了白色,彭祖哈哈大笑道:“我活了800多岁,还没听过木炭可以洗成白色的”。话音刚落,洗木炭的人也大笑起来,原来那人正在寻找彭祖的鬼差,可是一直找不到彭祖,如今彭祖自己承认了,便把彭祖带去了阎王处。
这个故事越传越广,于是一些老人每逢过生日,都十分低调,不去张扬。
第五:一年不过两次生日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部分人已经不再去按传统农历过生日了,而是结合了公历。甚至有些人一年过两次生日。
古人认为一年过两次生日等于加速了年龄的增长,缩短了寿命,是不吉利的事情。当然这只是古代某些地方的民俗,不能所有都照搬。
第六:特殊日子不过生日
民间还有一些特殊日子,古人认为是不宜过生日的。例如:五月五日又称“五毒日”,是五种毒虫的节日,这天出生是不宜过生日的;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人们比较忌讳这天过生日等等。
第七:73 84岁不过寿。
对于绝大多数老年人来讲,他们都对七十三和八十四这两个年龄段特别恐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因为七十三和八十四被称为老年人两道坎,只要这两道坎迈过去之后才会健康长寿。很多人都纳闷,为什么这么多的年龄段,偏偏要选择七十三和八十四岁,其实这除了与孔子和孟子离世的时间相对应,还有深层的命理规律在。
我们知道一纪是12年,也就是一个小轮回。古代5个小轮回就是60岁为圆满。如果这个人对世间有特殊贡献,上天会再增12年一个小轮回的寿命,即72岁。所以古代大多数人到了73岁是撑不过去的。
个别人修来福报,打破命运轮回,再得12年寿命,就是72+12=84岁,想再延长要看天地造化了。所以这两个坎尽量不要显象,最好不过生日。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