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竟然不是图而是文字?而且是易经里的一个重要的卦名!
如题,太极图不是图,而是一个字。
这个字,既是“句gōu”字,也是“勾gōu”字。
甲骨文里的“句gōu”和“勾gōu”字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知,甲骨文里的句(勾)是里面一个“口”,口的外面是两条旋臂。——由于甲骨文是刀在甲骨等硬物上刻画而成,圆形都只能刻成方形的“口”,所以“句(勾)”字里的那个“口”其实原本是一个圆形,同样被刻成方形的还有“日”字。
把“句(勾)”字里的口画成圆形之后,就是一个太极图。
如下图所示,这是屈家岭文化的陶纺轮。纺轮中心是一个圆圈,旁边两条旋臂。
对比一下,一模一样的图案,可以知道甲骨文里的“句(勾)”字和纺轮上的图案必然有联系:
看图可知,“句(勾)”这个字形就是围绕一个圆心旋转而成的漩涡图案。
划重点:
圆心,旋转。
天道圆圆,周而复始。太极图这个图案,很显然就是对天道最精准的描绘。
明代来知德画的太极图,和这个“句(勾)”字也是一模一样,只是把圆心外旋转的两条悬臂画成了黑白两道。如下图所示:
来知德把两条旋臂分为黑白两色,寓意的是阴阳。来知德对他的太极图进行注解时就说:
“白者阳仪也,黑者阴仪也,黑白二路者,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其气机未常息也,即太极也。其中间一圈乃太极之本体也。”(《来知德集》,第537页)
由此可见,“句(勾)”字中间的那个圆,实际上就是“太极之本体也”。围绕圆心两侧旋转的旋臂,分别是阴和阳的象征。
巧的是,“易有太极”,在“易以道阴阳”的《周易》中,也有一个与阴阳太极密切相关的卦,名字就叫做“句(勾)”!
有人说,《周易》六十四卦,哪有叫做“句(勾)”的卦呢?
有的,这个卦就是《姤》。
姤gòu,古文又写作“遘gòu”。
《说文解字注》解释“遘”字时就说:
“易《姤》卦,《釋文》曰:薛云古文作“遘”。鄭同。按襍卦傳:“遘,遇也,柔遇剛也”。可以證全經皆當作“遘”矣。”
这个“遘”字的本义是“遇”,本来就是阴阳相遇相偶之意。所以易传《彖》就说:
“《姤》,遇也,柔遇刚也。”
这里的“遇”就是遘,相遇相偶之意。
遘又通“媾”,二字均有阴阳交媾相偶之意。“天地媾精,阴阳布化,万物以生”,古文“遘(媾)”字本身就是两条阴阳鱼相向运动的造型,如下图所示:
姤字因为和“遘(媾)”的古音相同,所以互相通假,同样也和“句(勾)”字通假。
在马王堆帛书《周易》中,《姤》的卦名就被写成了“狗”,很显然与狗的本字“句”gōu相通。
在战国的楚竹书《周易》中,《姤》的卦名就被写成了“敂”,很显然与敂的本字“句”gōu相通。
不论卦名写作“姤”还是“句”还是“媾”,这个卦名的意思,就是阴阳媾和。
巧的是,在太极图里面,《姤(句)》卦正好是位于太极图的阴阳旋臂之间,“阴以渐而长”的位置上。
如下图所示:
在卦气图上,《姤》卦对应的正是一年里阳极阴生的夏至。
如下图所示:
不论在哪幅图中,与《姤》卦处在圆心另一面的卦,都是对应着冬至的《复》卦。
冬至与夏至,一年里阴极阳生和阳极阴生的两个阴阳交替点。
天道圆圆,阴阳消息,是为太极。
本文为抱雪斋读易笔记之《周易》说文解字系列不造第几回,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下回分解。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