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道教文化里,有“十供养”的说法,也叫“十献”,即香、花、灯、水、果、茶、宝、食、珠、衣。 “十供养”之香 供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了,影视剧里常常看到古人去宫庙里上香礼神。《周礼》就有记载:“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熈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封建帝王在祭祀昊天上帝时,祭司将禋点燃,通过冉冉升起的祥烟来向昊天上帝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对于道教文化来说,香可以闻达十方无极世界,冉冉升起的清香是连接凡人与神仙的桥梁,只要诚心上香,神仙就会感应到人们的心意。 “十供养”之花 清香淡雅的鲜花不但可以使每个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这也是对神明的一种恭敬。道经记载奉献诸天异境奇花有“九灵太妙真花,五灵小妙奇花,碧蕊黄金艳花,黄蕊紫金耀花,阆苑青琼瑶花,琼林流光宝花”。花光灿烂,照映十方,广伸供养。 “十供养”之灯 道教认为灯是智慧和光明的象征,灯能带来光明,可以“上照诸天,下照诸地,八方九夜,并见光明”。希望每人都能做一盏暗路中的明灯,赶走黑暗,照亮他人。“灯供养,普照万天中,潋滟照明幽夜狱。银灯开处曙光腾,直至蕊珠宫、三界上,火树玉玲珑,万道霞光辉碧落,五色照冥都,天地悉皆通,蒙救度,亡者返仙乡。” “十供养”之水 《道德经》说,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水具有柔弱不争的性格。供水除了向神明表达自己的敬意,还告诉我们做人要像水那样,宽容、大度。道教文化里有奉献诸天的七种宝浆:“日精宝浆、月华宝浆、星光宝浆、甘露宝浆、金液宝浆、灵光宝浆、玉匮宝浆”。 “十供养”之果 果品可以分为鲜果和干果两类,供果象征着修成仙果,早登仙界,具有圆满之意。供奉水果时,选用时新水果为宜,并且要确保水果的新鲜洁净,不能选择坏果和带有刺激味道的水果。所选的水果最好有吉祥的寓意,苹果祈愿神明保佑家人平安;香蕉颜色金黄,类似金元宝,祈愿财源广进;桔子具有吉祥如意之意;桃子具有长寿的意思,西王母在瑶池设蟠桃宴,是一种长寿的象征。 “十供养”之茶 茶在古代文化里是“悠然清雅”的代表,道经记载“老子出函谷关,令尹喜迎之于家首献茗,此茶之始。老子曰:食是茶者,皆汝之道徒也。”陈耀庭所著之《道教礼仪》一书当中亦有记载:“供茶当濯以沸渴,次以新焙焙乾,临期供献”,茶可以经沸水冲泡后作供献,也可以经用火焙乾后之茶叶用作供献。 “十供养”之食 食就是食物,饭菜等。日常生活中吃的食物,都可以用来供奉,比如饭食(米饭或米制品)、面食(馒头或面制品)等等。像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四这一天,祂会离开家宅去天庭向玉皇大帝奏职,人们为了让灶王爷能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少说一些自己的过错,在灶王爷上天这一天会准备许多糖瓜、麦芽糖等糕点作为祭品供奉给他。 “十供养”之宝 “宝”即一些奇珍异宝,指的是古人认为将最宝贵的物品奉献给神明,方能体现出虔诚的供养之心。像道教神话里的三清之灵宝天尊居于玄都七宝紫微宫及禹余天宫,这里面出现了七宝,即水银、黄金、玉、水晶、朱砂、球璨、珊瑚等七种宝物。 上一篇道家文化的精髓是什么下一篇道教供奉祖师爷与供品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