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頁 >> 易经文化 >>命理 >> 易经的本质,关于“变”的玄机,领悟的人能受用一生!
    详细内容

    易经的本质,关于“变”的玄机,领悟的人能受用一生!

    20.png

      “易”的本质在于变化。


      《易经》中的变化并不是毫无条理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有些易学者能够领悟其中的法则,但大多数易学者依然感到困惑。

    1752376877148.jpg


      宋代著名的易学大师邵康节揭示了《易经》的变化奥秘。故宫珍藏的本《梅花易数》中记载了其中的内容,提到了《易经》变化的三个要诀,领悟这些要诀的人将终身受益。


      一、变化的奥秘在于动与静之间。


      常理是什么呢?就是运动与静止的交替。以人的例子来看,作为天地的一部分,人自然会遵循这一规律。一个健康的人,其呼吸的节奏是有规律的,一呼一吸,交替进行,这样才能维持生命。这是正常的状态。如果在某个时刻,仅仅呼吸而不吸气,或者只吸气而不呼,那就会导致生命出现异常。


      邵康节提到:“阳光活动而阴暗宁静,动静相随是事物的常理;如果这一方静止而那一方活动,或者一方静止而百般活动,那就是事物的变化。”


      他的意思是,在正常情况下,动态与静态是有规律、有节奏地交替进行的。如果节奏被打破,只有静止而产生混乱,那就意味着发生了变化,可能会出问题。


      二、静心思考,能够明了事态的变化。


      阴阳相生,静动相随,这是自然界的正常节奏。当这个节奏被打破时,必然会引发一些变化。因此,最好的观察事态的方法就是保持静止,从而能够洞察事情的发展线索。


      邵康节说:“世间万物纷繁复杂,我却以宁静的态度来面对它们。事物的变化各有其起因,我同样以静心的方式去理解它。”


      邵康节的占卜要诀是:“万事相联,万物相应,因此才能有效验证我的占卜。”也就是说,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彼此之间也有响应。只有在内心平静时,才能找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从而判断出其发展趋势。


      《易经》指出:“同种声音相互回应,同种气质相互吸引。水能够滋润,火则会带来干燥。云飘动时如龙,风起时如虎。智者的作为,使万物皆能领悟。”


      同类事物会产生共鸣,而异类事物则会相互排斥。我们可以通过这一规律来理解事态的发展趋势。


      实际上,即使在逆境或不顺利的时候,唯一能够改变局面的动力来源于你自己。只要凭借自身的意志力,保持不抱怨、不妥协的态度,保持冷静,就不会让负能量靠近。这样一来,你周围将充满正能量,自然也能更快地走出困境。


      三、内心宁静的人,能够看清事物的真实本质。


      当一个人的内心达到极度的平静,心如止水时,他就像一面宁静的湖面,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


      道家的关伊子曾说:“当自我没有固定居所时,形体的存在自然显现;行动如水般流动,静止如镜子般清澈,回应如声响般回荡;似乎失去了什么,内心却又清净无杂;与他人相同的便是和谐,得到的反而是失去;从未先于他人,而是始终跟随他人。”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抛弃自己的主观偏见时,事物会展现出真实的面貌;在行动时要像水一样温和,体现出至善;在静默时像镜子般清澈、明亮、空灵;反应要像回声一样灵敏。


      学易人最大的挑战在于修炼内心。当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宁静时,就能看透事物的本质,从而有效地避开危险。


      普通人学习《易经》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开阔自己的思路,洞察事物的规律,按照这些规律行事,逐步修正自己的言行,从而提升工作和事业的水平,使生活更加美好。


      阅读再多杂书,不如掌握一本真经。《易经》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与升华,是经典中的经典。但许多人觉得《易经》内容深奥且难以理解,书中多为文言文,不知该如何入手阅读。


      《易经》中不仅蕴含深奥的哲理,还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生智慧!


      从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及八卦的阐述,到《易经》里象、数、理的解析,每一部分都能在职场、商场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实际应用。


    微信图片_20250320120828.jpg

    0003.jpg

    微信图片_201912111045151.jpg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65-0201
    - 助理老师
    新浪微博
    扫一扫,与我联系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